需要无示踪剂实验室进行放射性碳测年

BETA实验室一家天然水平的同位素实验室

作为确保向客户提供最高质量结果的承诺的一部分,ISO/IEC 17025:2017认证的BETA实验室没有也从未接受过经过富集、标记、去除或以其他方式改变其自然状态的放射性碳(14C)测年样品或稳定同位素(如13C、12C、氮、氧或氘)测试的样品。

如果提交含有富集、标记、去除或以其他方式改变的14C、13C、12C、氮、氧或氘的样品进行分析,且其含量/丰度以任何方式损坏设备、中断操作或导致其他样品的破坏或重新分析,则提交方将接受并承担所有相关费用的全部财务责任,这些费用可能是非常巨额而难以承受的。

消除任何交叉污染的风险

可能发生交叉污染的区域包括但不限于:

  • 生物医学或核反应堆,
  • 同位素富集/耗尽柱,
  • 在生物医学/核反应堆现场、医疗、工业或危险废物现场附近或现场收集的水、土壤、植物或空气样本,
  • 专门处理样品,以研究由于生物或代谢过程而导致的稳定同位素的摄取/分馏。

一个常见的例子:

制药公司在临床试验中通常会使用放射性标记物来评估药物代谢效果。示踪剂(人工标记或HOT)14C常用作示踪剂,因为它可以很容易地替代药物分子中的12C原子,并且处理起来相对安全。示踪物14C是一种众所周知的对自然水平放射性碳样品的高度可透射污染物,通过与化学实验室和与其接触或分析的相关AMS/IRMS设备的关联,示踪物14C是一种已知的高可透射污染物。

在这些研究中使用到的人造放射性碳(14C)含量比自然界中放射性碳(14C)的含量高出很多,一旦在实验室中使用,它就变得无处不在,几乎不可能追踪和移除。生物医学AMS实验室内的后续交叉污染无法避免。尽管这对于生物医药的AMS仪器是可接受的,但是对于放射性碳测年仪器则是无法接受的,必须要严格禁止。

生物医学AMS仪器通常测量的是含有示踪剂或标签(热)的放射性碳(14C)样品,这类样品中的放射性碳(14C)含量是考古、地质和水文样品中的自然放射性碳(14C)含量数百至数万倍。由于生物医学样品中的放射性碳(14C)含量非常高,即使是共用人员也会增加污染风险;“来自热实验室的人不能进入自然实验室,反之亦然”(Zermeno et al. 2004,第294页)。这两个操作应该完全分开,因为共用人员,仪器或化学管线都会增加考古、地质和水文样品中的自然放射性碳(14C)被污染的可能性。


为什么不含任何示踪剂对于一个放射性碳测年实验室如此重要?
免责声明:此视频上传在第三方网站上,可能包含广告。

如何避免污染风险

确定您准备选择的实验室之前不存在以下情况,并且以后也不存在一下情况:

  • 接受、处理、石墨化或AMS计数的含有示踪剂、人工标记或Hot 14C的样品。
  • 与任何准备(预处理、燃烧、酸化或石墨化)含有示踪剂、人工标记或Hot 14C的样品的人共享任何实验室空间、设备或人员。
  • 使用AMS计数系统(包括所有光束线组件)测量含有示踪剂、人工标记或Hot 14C的样品。
  • 接受、处理或分析以任何方式富集、标记、耗尽或以其他方式从其自然水平操纵的稳定同位素样品(即,最初在自然界中发生的)。

无示踪剂实验室的要求

许多联邦和其他商业合同规定,放射性碳(14C)AMS实验室必须是无14C示踪物的设施,才能考虑参与招标。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一份声明曾指出“承包商用于分析微量样品的AMS设备必须不含14C示踪剂”。(文件编号:WE-133F-14-RQ-0827 -发文机构:商务部)

作为一个天然水平的放射性碳实验室,我们强烈建议研究人员要求AMS实验室处理其样品,以确保其操作、设备和人员方面完全无示踪剂。

注意:一些实验室可能未能满足这些要求。在提交样品之前,您应该特别要求实验室验证它们是否完全无示踪剂。

参考资料:

1. Memory effects in an AMS system: Catastrophe and Recovery. J. S. Vogel, J.R. Southon, D.E. Nelson. Radiocarbon, Vol 32, No. 1, 1990, p. 81-83 doi:10.2458/azu_js_rc.32.1252 (Open Access).

“ . . . we certainly do not advocate processing both labeled and natural samples in the same chemical laboratory.” “The long-term consequences are likely to be disastrous.”

2. Recovery from tracer contamination in AMS sample preparation. A. J. T. Jull, D. J. Donahue, L. J. Toolin. Radiocarbon, Vol. 32, No.1, 1990, p. 84-85 doi:10.2458/azu_js_rc.32.1253 (Open Access).

“. . . tracer 14C should not be allowed in a radiocarbon laboratory. “ “Despite vigorous recent efforts to clean up the room, the “blanks” we measured had 14C contents equivalent to modern or even post‐bomb levels. “

3. Prevention and removal of elevated radiocarbon contamination in the LLNL/CAMS natural radiocarbon sample preparation laboratory. Zermeño, et. al. 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Section B: Beam Interactions with Materials and Atoms. Vol. 223-224, 2004, p. 293-297
doi: 10.1016/j.nimb.2004.04.058

“The presence of elevated 14C contamination in a laboratory preparing samples for natural radiocarbon analysis is detrimental to the laboratory workspace as well as the research being conducted.”

4. High level 14C contamination and recovery at XI’AN AMS center. Zhou, et. al. Radiocarbon, Vol 54, No. 2, 2012, p. 187-193 doi:10.2458/azu_js_rc.54.16045

“Samples that contain high concentrations of radiocarbon (“hot” samples) are a catastrophe for low background AMS laboratories.” “In our case the ion source system was seriously contaminated, as were the preparation lines.”

最近更新:2022年11月